端午节,我们把棕叶轻轻展开 |
李 舫 |
今年的端午节,是汶川地震后的第一个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意义不同寻常。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经历了无数的哀恸之后,面对着这个平凡的节日,我们充满了深沉的感伤和由衷的感激。
狰狞的27个日日夜夜转瞬即逝,这是我们度过的最漫长时光。历史将永远哀恸这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强震撼动中国,6万多生命陨落,数千万人失却家园,群星黯淡,举国神伤。
让我们展开棕叶,将悲恸缓缓包入。
大灾之后,大爱无边。回首27个难忘的日夜,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华夏儿女的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坚韧与顽强。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团结起来,行动起来,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澳大利亚人报》说:志愿者涌向灾区,他们多数是20多岁的年轻人,自发自愿,没有任何人的行政命令,驱车几千公里到灾区救助灾区人民。这家报纸感慨地把这些志愿者称为“中国温柔的心”。美国《时代》杂志发表文章说,地震唤醒中国,中国感动世界,“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让我们展开棕叶,将祝福缓缓包入。
农历的五月初五,在中华文明中别具深意。“端”即开端,“午”通“五”,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端午。两千多年前,三闾大夫屈原被黜流放南方,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形容枯槁,心忧天下,怀石投江殉国。据说,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正因为屈原,端午节不再仅仅是农历节气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回首往昔的灵魂寄托之地。
让我们展开棕叶,将思念缓缓包入。
6月14日,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在与时间赛跑的征程中,中国为维护脆弱的文化生态所做出的努力令世界赞佩。去年年底,国务院通过了相关决定。端午与清明、中秋一道,首次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让全国人民成为民族民间节日遗产的真正继承人。
让我们展开棕叶,将真诚缓缓包入。
“多难兴邦”――5月23日,温家宝总理重返灾区,在北川中学简陋的临时教室,神色凝重地写下这句话。“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饱含深情、铿锵有力的嘱托。27个日夜转身成忆,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个单薄的数字与其说是一张清单的结束,不如说它是一项更艰巨工程的开始。沸腾的热血平稳之后,惨痛的创伤愈合之后,沧桑与废墟成为历史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未来的使命,是我们持久的耐力、自强不息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劳作。
让我们展开棕叶,将责任缓缓包入。
在这个别具深意的端午节,让我们一起包粽子。那写在艾叶和菖蒲上的诗行,是我们不绝的怀恋;那装入香囊的芳馨,是我们绵绵的情丝;那河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是我们为记忆点燃的不灭心灯;那泼洒在废墟上的雄黄酒,是我们重建家园的铮铮誓言。让我们展开棕叶,包住所有的感恩与感伤、感激与感奋,系上五彩的丝线,为灾区祝福:祝你们像龙舟一样奋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