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远的《武林大会》和WMA |
武当 |
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开播三年了,怎么看没有多大长进,打得并非越来越精彩,传统回归也未见到什么起色,相反收视率不断下滑,人气渐散。每每看到街头巷市斗殴般的撕扭扯拽和节目主持人那干瘪而又故作激情的解说,让人胸中涌起浓浓的心酸……
这不是宿命,也不是闹剧,但它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并不成功的项目,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它注定是走不远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客观上,传统武术实战搏击并不好看,观赏性差。若从做节目,从提高收视率上着眼,这个矛盾就很难调解,照顾传统技法就没有收视率,只有炒作噱头,而照顾收视率就要扭曲传统技法。何况,我们的传统武术已有多少年没有打的概念,离实战搏击远矣。武术作为一个传统项目,现在首要的是回归,是成熟,是精彩,在技法和规则上完备,然后才是走向擂台、电视节目。这样一个基本前提都没有的玩艺匆匆上台,以央视平台引导它发展岂不是可笑?
二、擂台队伍选拔机制极不科学,同拳种竞技在初创阶段尚可,打了三年后还是同门同家相搏,就多少有些做戏的成份了。况且是:谁有钱有能力组队谁就能上,对搏双方都是一家主人。同门同家的人组队当然都是有目的和要回报的。它们是企业、武馆、某门派社团组织,它们多为法人单位,为了宣传自己的团体。以这种形式选拔人,很难选到各门派优秀人才,能上擂台的并非都是这些门派的精英和拔尖人才。科学的应该是各门派在全国范围内层层海选,最终选拔出精英,对阵武林大会。
三、节目组织者和专家评委是一个固定的小圈子,专业素质毕竟有限,组织、指定规则甚至评判想当然居多,在整个运行机制不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靠少数专业素质有限,综合能力并非是超人的人来操作这种既有创新挑战,又有专业要求还有节目收视率压力的系统工程,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武林大会》还不成熟,又上了个WMA,这个擂台的规则更是可笑,只许用传统太极拳中36个招式,生硬地将浑然天成,变化万千的传统武术招法机械生硬地分拆开来,而且得失分规则令人费解,完全背离了传统武术本真意义。
《武林大会》不会走多远,它的实际效果和其设计初衷背道而驰,它把所谓的“中国传统武术”展现给人们,其实丑化了传统武术,还增添了人们对传统武术的失望,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和感情,可惜了央视这个平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