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灵根气养神

谈心意拳内功修炼与道家“房中术养生”的关系  马琳璋 马天巧  


    心意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瑰宝,心意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结晶。一部《心意拳谱》中包含有诸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和内涵,特别是东方神秘的内功修炼和养生文化。我们现在就心意拳中内功修炼关于养生方面的论述作一浅显地探讨。当然,说对心意拳的内功和养生进行探讨,并不是否认它的实战作用。其实,心意拳是实战搏击和修炼养生两者并重的拳术。
  单从心意拳的养生方面来看,心意拳中有“虚实之法”:“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为之玄妙之至,成其虚实也。”《心意拳谱》中还有一首歌诀: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这里,《心意拳谱》中的歌诀是比较口语化的,可是,这首歌诀却不是心意拳人的创造。它在我国明代,就有有关养生方面的书籍中就有记载,只是原传歌诀是这样: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金宝,万两黄金莫与人。”
 这里,《心意拳谱》中将原来的词句“丹田养就千金宝,改为“千日宝”;原来的“莫与人”改为“不与人”。这样一改,意思相同,但《心意拳谱》中语言更普通、更口语化了。
  一、歌诀的来源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
  丹田养就千金宝,万两黄金莫与人。”
  -此歌诀我们在《中国养生大全》中可以查到。
  我们在另一部书籍中也可以找到此歌诀。经过仔细对照,原来这是道家“房中术”的性养生,在书中尚有“采战六字延生歌诀”一组,可与以上互参,今录之于下:
  一曰存,守城:出入由从自古方,入时宜弱出宜强,时须闭口神游外,进退何须急急忙。
  二曰缩,知止:两肾中间一足神,命门之处是精根,莫令走失牢坚固,穷取生身死户门。
  三曰抽,野战:元精欲走禁无由,手足须知钳与钩,努目挚提玉茎退,身如缩项一猿猴。
  四曰吸,采取:入炉温养意悬悬,一深九浅数为先,进迟退速能收取,益精补髓壮丹田。
  五曰闭,持盈:收取华池玉液津,情浓速要退灵根,真机闪过徐徐出,吸夺归来贺万春。
  六曰展,练习: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金宝,万两黄金莫与人。
  此歌诀,见《中国养生大全》第1563-1597页,“石渠阁精订摄生秘剖”卷下-“六字延生决”。另外此书的第1563页还有“精订摄生种子秘剖卷下”也有同样的歌诀。
  还有一部著作中看到了这首歌诀: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莫与人。”-(见《中华养生实用宝典》高宏存主编第1589页(三十九)(吕纯阳)“房中秘诀”第1579页之“六字延生诀”中。
  好了,这里,我们不再多举了。可是,追根求源,仔细查来,原来这首歌诀还有出处。这就是明朝的皖南人洪九,他有一部著作是:“房中术”里面也有此歌诀。就是: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莫与人。”
  大概,这是最早引用此歌诀的人了。
  我们知道,好的养生方法,好的修炼术,都会被爱好养生的人所接受。只是此首歌诀到了心意拳人手里已经被改成这样: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奥妙在其间;设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
  武艺都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岂知悟得婴儿完,打遍天下是真形。
  显然,这下面两首歌诀都与原来的歌诀有了改动。这是心意拳历代传人对于心意拳的养生作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而出现的诗句。
  我们河南派心意拳的《拳谱》传自明末清初的姬隆丰,到了王自诚(注1)时,他是清朝的太学士,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他对《心意拳谱》又有了新的充实和发展,因此,心意拳无论在实战搏击还是养生方面,都出现了有理有据的发展。它是这样写的“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这与现代出版的书籍《中国养生大成》中的歌诀只是一、二个字之差。-(见“类修要诀”明。胡文焕撰)。
  也许,这是后来的心意拳人看到这首歌诀中有词语重叠的地方,那就是“千金宝”与“万两黄金”意思相同,所以,心意拳人就将“千金宝”改成“千日宝”;千日者,三年也。“万两黄金莫与人”改成“不与人”这个“不”字,意思更明显,态度更坚决。其实,一个人的千日“宝”是无法给人的,它是练功的人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得到的,这种功夫怎么能随便给别人呢?因此,我们认定这样的改动是符合心意拳的修炼功理功法要求的。后来,心意拳先贤们对这首歌诀又有了改进,它是这样写的:“精养灵根,气养神原:养功养道得其真。”这里就把人体的精、气、神论述的更分明、更具体了。真是武以文显,文以武彰,心意拳门派中因为有了读书人,所以,他们的补充更有利于心意拳的发展和弘扬。
  以前,我们由于受传统道德思想约束,对《房中术》这样的书籍练武之人是不敢看也不敢研究的,可是,现在我们既然查到有这本书,还是看一看好。一查“房中奇书摘要”才知道,《房中奇书》《摄生总要》作者是洪基。按照书籍的介绍我们知道:洪基,字九有,明代安徽新安人,生平未详。洪氏本为儒士,但酷嗜医学,“每于业之暇,旁搜医典,究心于兹,善亦有年。因走四方,就正有道。”他到处寻觅药方,尺“海内高人异士,怀奇方者咸折节而辱也。”(《摄生总要。精订丸散谱缘起》)如此达20年之久,“总其所得之方以万计。”他将“总其所得之方几万计,编辑为《摄生总要》一书,凡九卷,包括《摄生秘剖总要》二卷,《种子秘剖》二卷,《种子方剖》一卷,《方术奇书》二卷。今有光绪乙巳(1905年)重刊本等版本存世。其中除《摄生总要秘剖》二卷为除疾养生之方论外,其余均为房中医药养生之内容。其中收有大量历代帝王后妃及显贵的春方春药,以及宋代陈抟老祖的《方术玄机》,朱元璋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房中炼己五字妙诀》;还有唐宋以来盛行于贵族士大夫中的“三峰采战”等房中之术等内容,极言秘精不泄、还精补脑之说,堪为古代方士房中之术的发展和总结,已达登峰造极之地步。回想一下,当时在程、朱理学昌盛,特别是王阳明支撑的时候,此书得以出现,岂非怪事。也间接地说明,书的作者在当时收集、撰写的不容易。
  《摄生总要》九卷,共有两种版本存世,皆为巾箱本,一为石渠阁本,书型稍大,约有四寸多宽,六寸长。另一本为光绪乙巳本,很小,约其一半大,差不多比香烟盒子稍大一些。这两种版本现在存世均不多,一般人很难得以翻阅,即使中医人员也很难看到。故今录其《种子秘剖》卷下及《房中奇书》,以供学术界研究批判和修练心意拳内功的人借鉴和参考之用,以使对心意拳内功和我国古代房中之学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从中窥出心意拳内功养生和古代养生方法结合作用之一班。
  两肾中间一是神,命门之处是精根,莫令走失牢坚固,穷取生身死亡门。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金宝,万两黄金莫与人。
  洪九有所辑《摄生总要》之未二卷,是其将明嘉靖年间坎宫道人任东明所集《房中奇书》收于《总要》中。其书上卷包括《陈希夷房术玄机中萃篡要》以及朱权《房中炼己捷要。五字妙诀》。任氏于嘉靖庚戍(1550)年将此认序梓行,可见此书在朱明王朝行世达近百年之久,任氏序中叙述书之来历,是其在明武宗戊辰(1508)年见于华山洞府,认为此书是“入道之门,成道之捷径。”故与诸经列刊梓行。兹辑其上卷内容,连同任的序一并收录,而略去下卷《续嗣珍宝》。当作本书之附录,以使知古代房中之学有此一说也,供参考而已。现在为了供广大喜爱爱心意拳内功养生的朋友研究,特将序言一同奉献出来,以飨大众。

  《房中奇书》序
  余少时待卫于武宗朝,岁在戊辰,驿行西蜀,同华阴令李公登华山,问古仙迹,一道士曰:“山之所罕也。惟陈抟所遗丹法,刻之石,为山之显迹,天下所共闻,惟抟一书未传。”随开洞府撮小石匣,拆古遗封取出一册,名曰“玄机中萃”。乃希夷成道内丹,筑机立身,安命大要也。公命抄之。仍书一册送余。西行蜀藩,缙绅取录者不胜。有以服其药登堂,而称其玄妙者;有登余门告其深验者,无虚日。缘其所自,伏气乃立身安命之奎,梅子乃人元太丹之仙品,服药乃生血生精之弱妙,无不可重之也。今之世传希夷子进药之事,有自来矣。行道之人,多不知其妙在竹破还须竹补宜,抱鸡须用卵为之之义。为性命者,当留心于此,乃入道之门,成道之捷径也。文曰:余亦得梅子金丹之效、补气之说,衰年之久,可以为法。或曰:日集补于大乘,但伏气进药,梅子虽有形之物,亦可以接命延年助道,世称为添油之法耳。余然之,将簒与诸经列刊,使明道者便于采择焉。嘉靖岁在入威春下正吉坎宫道人东明任拱辰书。
  啊!原来,现在的《中国养生大全》中的“精养灵根气养神”也是引自:“石渠阁本”。这里,我们算是找到源头了。
  二、歌诀的意义
  (1)凡练习心意拳的人都知道,心意拳练的是“缩、展”二字;因此,《心意拳谱》中有“缩展二字一命亡”。这个“缩和展”,从实战搏击的角度来说,他要求在实战前先收缩身体,这是准备、是蓄力;向敌方主动进攻的时候是展开身体,是攻击、是发劲。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缩是收、是蓄,而作为形体则是收束身体;而展是展开、放松在为拳术则是大开、大展。当然,心意拳的“缩、展”和“采战六字延生歌诀”中的“缩和展”不是一回事,心意拳中只是借用而已。但是,对于练习心意拳的人要养精、养气、养神,爱惜自己的身体,保养自己的身体,从这一点来说还是一致的。因为练拳者纵欲、不知惜精、不知养生;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要想与敌人实战搏击那只是一句空话。心意拳是“以顾为主”的拳法,它要求练拳者先要“顾住身体”,才能“顾住性命”;只有顾住自己的身体和性命,才能更好地为家庭和国家作出贡献。这就是心意拳借鉴养生方法的原因。
  (2)《心意拳谱》中还有关于养生的论述:“解劝世人莫习武,凶多吉少也难知,丢财惹祸在眼前,不如息气养身却自然”。
  我们知道,心意拳是很厉害的拳术,故有“心意一年打死人”之说。所以,古时,对于心意拳是很保守的。老师历来对来学习心意拳的人,首先要进行考察其人品道德,对于来学拳术的人,要遵照“三教三不教”的原则进行劝解和考验。对于那些不适合学习心意拳的人,要尽量进行劝说,让他们放弃学习的念头,这是古时老师们对心意拳的慎重。不然的话,则此拳“宁可失传,也不滥传。”
  当然,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陈旧的保守传统观念,对来学习心意拳的人,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点。如果来学拳的人,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或者因为学拳的目的不正确,或者自己没有信心,不如不教或者让他们自己多多学习养生为妙。在来学心意拳的人中,有的人学拳是为了“报仇雪恨”,或者为了打架斗殴,或者为了掠财劫物,打家劫舍。这些人学了心意拳,搞不好会打死人的,这样的人只会对社会有害而无益。对于这样的人来学习心意拳,老师们是抱着“宁可失传,也不滥传”,坚决不能教。教了只能危害社会,破坏国家的安定团结。因此,对这样的人只有劝解,告诉他们在和谐的社会里:“习武如果品性不好,动不动就凭拳横行,恃强凌弱,打死人自己要坐牢,还要连带家人不得安宁;钱财花了,甚至家破人亡,如果如此,不如不学拳,自己学会息气养身多好。”当然,这也是老师开始用这些话来考验学生的一番话,也是心意拳的武德教育的开首篇。
  所以,《心意拳谱》中说到:“精养灵根气养神,原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这些教诲更重要,这是劝化人多养生,多爱惜自己的身体,要做到不要随便的纵欲,要惜精、养气,这样身体才能健康、强壮。所谓“精养灵根”者,乃是说人的灵性根本,是靠精满气足才能得来的,而养气练气首先要有恒心。对于爱好心意拳,又意志坚决的人,学生爱学,老师又愿意教,因此,对于这样的人,又不能不让他知道心意拳内功修炼中练气养气的重要,这就是两面剑。这个重要性就在于《心意拳谱》中所论述的那样:“精养灵根、气养神元,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而养精就要惜精,只有精满才能将精化为气,这个气就是“真气”了。人只有真气充足,神才能旺,也就是精神旺相的意思。“人之所生,赖诸神气,人之康寿,亦赖诸神气”。古人谓:“精气也,血者,神气也。”“精、气、神,本皆相生互感之一体。故精气和神明三体,神明为精气之用。精中生气,气中生神。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长生妙诀,神气相生。。。。。”、“神立气立。”“气之与神,亦相因互果,故气引神正。”所以,练习心意拳的人只有惜精养精,精足以后转化成真气,真气又反过来培养神元,这就是练功者的练气养生的道理。那么,精满气足又是怎样得来的呢?怎样才能精满气足呢?练功人就要知道“元阳不走得其真”,元者,本也;阳者为气,阴为水;这样合起来就是元气不走方为真。“元气者,生命之源。”而生命之根,元气也。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人的元阳不能走失,也就是不思淫,不要随便的泄精;要不轻易的泄精,那么平时就要戒欲,不思淫,不斜视,要做到“非理勿视,非理勿言,非理勿信,非理勿行”,保持一颗纯正的心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地;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持身体内的元阳不走失,身体内的元阳不轻易的走失,才能保持自己的精满气足。“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练习心意拳的人,要养生,其主要是对丹田气的养练,因为,人的丹田是养精蓄锐的地方,而且丹田经过长期(最少三年)的养练,丹田养就千日宝,这个千日就是三年,非经过三年苦练拳术才可成,而拳术成,则丹田里的气也就结成“丹”了。怎样才能练好丹田呢?“夫人与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渴,不饥渴盖神人矣。”如果要把能量转换成身体的“宝贝”,这个宝贝就是能量、就是性灵,“性生于气,万物皆然。灵根万物之灵,唯人身贵。人之性灵,智慧之本也。”它的重要,就是别人拿一万两黄金来换,你都不会同意换给他;它就是你的生命,它就是你的一切。
  以上,只是个人学习心意拳和读《心意拳谱》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尚望明家高手给与指正。
  通讯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治淮路223号(233040)

 

 

〉〉更多养生之道内容

 

养生之道热点
孔子的养生之道分析
孔子的养生之道分析
人体颈椎的24小时保养法
养生七大陷阱
十大健身法则
盘点香蕉的十大营养保健功效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