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世界性推广再进一步 武术门槛高难以普及

施绍宗  大洋网-广州日报  


    

 
  跆拳道早已入奥运,武术大运都不见影,当中原因值得深思
  大运会跆拳道品势比赛大前天全部结束,前天开始的是对抗性的竞技比赛。自2009年上届大运会开始增加了品势项目,跆拳道在世界上的推广又前进了一步,同时,大运会跆拳道比赛在增加了品势之后,也使得跆拳道的“大众化”、“业余化”方向更为明显,也为练习跆拳道的大学生提供了参加世界性运动会的机会。

  跆拳道品势更像带跆拳道特色的“健身操”
  武术竞技套路比品势有更丰富内容和风格
  本届深圳世界大运会,跆拳道比赛首先进行的是品势比赛,一共有5枚金牌,分别是男女子个人、男女子团体和男女混合。不少观众在奥运会或者亚运会上见过电视转播的跆拳道对抗性的搏击比赛,但就未见过这种表演性的比赛,都觉得新奇。其实,跆拳道的品势,就相当于中国武术的套路和日本空手道的型,是将各自的搏击术的攻防动作编排串连,形成一套具有一定特点风格的套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不同特点和形式的搏击术的一种艺术化表现与演练形式。
  看跆拳道的品势比赛,如果你是一位对中国武术有一定了解的观众,你一定会很有感慨,而如果你是一位中国武术的练习者甚至从业人员,你就更是郁闷甚至气结了。为什么?就因为跆拳道的品势不但动作编排十分简单,而且没有任何难度动作,节奏单一动作重复,严格来说,品势更像是一种带有跆拳道特色的“健身操”。而武术的竞技套路,随便一套都要比品势有更丰富的内容和风格,编排也更有艺术性,演练难度也要大得多。从观赏性的角度出发,跆拳道的品势在各方面都不如空手道的型,就更不用说与达到了很高境界的武术套路相比了。

  跆拳道品势因其“业余性”适合大学推广
  从观赏角度来看跆拳道的对抗不如散打
  从比赛本身的角度来看,跆拳道的品势由于过于简单且没有什么难度动作,参赛者的水平主要看他们的动作规范性和演练水平,而这两项要求,对于较长时间的练习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有意思的是,空手道“型”的比赛采用了与武术套路和跆拳道品势完全不同的形式,套路、品势都是以裁判打出的分数分出名次,而型的比赛是采取双人同场PK胜者晋级的形式,直到决出冠军,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裁判主客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跆拳道在200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亚运会,跆拳道比的都是对抗性项目而没有表演性的品势,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品势难度太低,再加上作为打分项目裁判的因素太大,不管是来自官哨还是黑哨都很容易操纵比赛,而大运会的性质不同,锦标主义色彩要比奥运会淡得多,再加上跆拳道品势因其“业余性”而更适合在大学推广,因此,大运会跆拳道比赛增加品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跆拳道不但其品势不如武术的套路,就是其进入奥运会的对抗性竞技部分也不如武术的散打,从观赏的角度来看,跆拳道的对抗搏击就不如散打,此外,运动强度和技术难度也不如散打,但跆拳道能够成功进入奥运会,而武术至今只能进入亚运会,却连大运会也未能进入,当中原因值得深思。武术是很好的运动项目,这是广义上说的,如果具体到用奥运会的标准衡量,那还要具体分析,因为好的项目未必适合奥运会,除非经过以奥运标准进行的改造,但这种改造的代价是否值得,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传统项目在奥运会的竞技与锦标这一双重剪裁之下能不面目全非是不可能的,跆拳道本身就是一个实证。

  竞技武术技术和体能素质门槛很高
  使得武术在世界的推广上步履蹒跚
  跆拳道能够进入奥运会,一是抓住了历史机遇,一是韩国的强力推广。在武术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上,中国就远不如韩国。此外,中国竞技武术(亦即散打与区别于传统套路的竞技套路两大部分)本身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突出了符合奥运会要求的体育竞技性,一方面又丢失了在世界推广上要求的“大众性”,套路与散打都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就中国而言,竞技武术走的是中国举国体制模式之下的“专业化”道路,区别于传统武术的竞技武术只有“专业性”而缺乏“大众性”,具体表现是,奥运会跆拳道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众跆拳道”,有大量以少儿和成人培训为商业盈利模式的跆拳道馆,同时有大众跆拳道比赛,而竞技武术由于技术和体能素质门槛很高,基层只有体育系统的体校和民间武校的学生才会练习。这一缺陷不但使得竞技武术在国内失去了普及性,也使得竞技武术在世界的推广上步履蹒跚。
  但本报记者注意到,武术连大运会都未能进入,固然与武术在世界的推广大大不如跆拳道有关,同时也是因为遭遇行政体制的制约。10年前的北京大运会就已提出了武术入会的问题,但最后也因各种问题而不了了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某官员日前就此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他们也不清楚这事,最好去问教育部。

 

 

〉〉更多武术文摘内容

 

武术文摘热点
论新时代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5年,中国武术稳步推进
心中长剑
心中长剑
心中长剑
一个时代的“太极”光辉 ——刘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