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长剑

  文/马文国  


    

 

 

 
  新年的第一天,原本计划像往常一样在5点起来,下楼在体育场的空地上舞一段剑,可还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倒是在六点的时候起来,站桩和演拳。
  前些日子,特意安排云龙四处寻找缠剑把的吸汗棉,现在这种东西不好找了,好不容易找到了,把伴随了将近10年的那把“沈广隆”打理了一番,擦上的枪油,缠上了新的彩棉,焕然一新了。在诸多的兵器中,对剑一直是情有独钟,以至于开始申请QQ的时候就用了“长剑”的名号,微信亦是,一直沿用多年。前些年出去旅行的时候,在车的后备箱总会放上古筝和长剑,偶尔无剑的时候用鞭杆和小棍也可以比划,但却少了持剑的那般神意与凛冽。年轻的时候喜欢红色的剑穗,甚至连表演服都是清一色的红色,有着那份活力与昂扬,30岁的时候慢慢开始喜欢和心仪于白色的那份纯净,剑穗也成了常年不变的白色,喜欢那种挥洒之间的飘逸。谈不上专业级的冷兵器发烧友,也是收藏了几把自认为还算兵器的剑,常常于夜深人静的时刻熄灯,悄然拔剑出鞘,醉然于那森森的寒光,瞬间持剑直刺,闭上眼睛,用心倾听那兵器穿过空气的呼啸与铮音。
  三年前在胡杨林的时候,曾借着酒意,在缤纷的落叶里舞了一段“醉剑”,寒星弯月,风沙胡杨,酣畅淋漓,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年,在古城的大雪中,一口气走了整套的“绨袍剑”,金针指南,御车格刺,云抹三剑,勒马观阵,举鼎格,起落纵横,吞吐拧转,体味古典剑法之转换。平日里练剑,极少有整套的机会,也是在演练或教学中乘兴走一两段,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渐渐去寻觅和感悟其中的“味儿”,这正是中国武术让人神往之处,融入了个人的某种情怀,终生难以割舍。恩师高西安常常得意于当年享誉全国的“四大剑”,我想每个人应该都是极有特色的,那个年代的运动员对武术的敬畏以及虚心学习传统剑法的心态非今天的运动员可以企及,自然在演练的套路中多了诸多传统的元素。恩师邱丕相有着浓郁的剑学情结,融合了很多传统的剑法,包括剑术大师于承惠的双手剑法,创编了一个很有味道的“清风剑”,飘逸精巧,挥洒自如,剑如其人。我在剑的启蒙上也是得益于恩师高西安的传授,自“甲组规定剑”开始,发轫于那工整、细腻和棱角分明的剑势,其时也得到了师母王秀云的指点,在剑势上多了变化,到了后来就此剑套求教于剑术名家王常凯,吸收其挂剑之拧转和撩剑之起伏以及云剑之柔美,再到后来给其中融入了劈挂的吞吐开合和腰背发力,使得在工整中有了浑厚,细腻中有了凛冽,以至于有人说这套剑法“杀机太重”。通备业师张克俭先生曾嘱托我除了“绨袍剑”之外,能够访名家学习“青萍剑”、“昆吾剑”和“武当剑”,这样算是把传统的“四大名剑”传承了,可10年过去了,恩师也归真7年了,除了掌握和学习”青萍剑“,还有其他两个剑套未能如愿,多少有些遗憾,也许应该在2016年去实现,少些奔波,少些劳碌,用好不容易的沉静之心去承载更多的属于武学的珍品。
  电影《英雄》中的台词显然是一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无剑。王家卫的电影也多有这样的对白,还有最近上映的《师父》,总是给人一个怀念和留恋的“武林”或“江湖”,习武之人多少有点“一剑倚天寒”的情结,不管是多情还是固然,自是一种文化上的归宿。在这样的世俗中,陶然于剑的“君子之风”,舞之,珍之,醉之,怡之,或有剑,或无剑,亦不甚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向往,一种情怀,用老人的话讲,就是“那个味儿”。

 

 

〉〉更多武术文摘内容

 

武术文摘热点
论新时代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5年,中国武术稳步推进
心中长剑
心中长剑
心中长剑
一个时代的“太极”光辉 ——刘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