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嵩山少林寺一千五百年 |
释德虔 |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又称佛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跋陀博通经法,长住少林寺,翻译佛经,传播佛法。所以山门外东边石坊的西面题额有“跋陀开创”字样。
跋陀在少林寺传小乘佛教。小乘是以自我解脱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当时前来少林寺求法者达数百人。慧光、僧稠就是跋陀的两个高足弟子,慧光以学显,僧稠以禅著。跋陀本人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至于其是否习武尚无据可查,不过其弟子慧光和稠却都是身怀绝技。根据史书记载,慧光和稠皆有异术。跋陀本人对武术的兴趣和他弟子个人的尚武经历在少林寺僧的习武历史上起了关键的创始和导向作用。但跋陀传法之后,传灯转移,并未继续发展,年老移居寺外,寿终于少林寺。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婆罗门种姓摩诃迦叶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从海上历时三年抵达广州,然后经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大乘禅法。从此少林寺名盛一时,成为禅宗祖庭。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达摩传于慧可后,离少林寺而去,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
达摩的事迹在《续高僧传》和《传灯录》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但也掺杂了一些神奇色彩。达摩于北魏孝昌年间来到少林寺,传授大乘禅法。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佛教认为,佛者于身为律,于口为经,于意为禅,但达摩所传之禅不同于此。达摩禅的特点在于壁观,就是要以清白无杂的心念去投契佛理。在禅宗看来,“见性成佛”在于“顿悟”,勿须所谓的“渐悟”过程,一念觉悟,即可成佛。这既不同于印度之禅,也不同于小乘的旧禅。与一般寺庙的和尚不同,少林僧人不讲苦行,“璧观”“禅坐”即为修行。达摩身体力行,终日静坐于五乳峰一天然石洞内,面壁长达九年。从某种意义上讲,少林功夫是禅宗的这种独特的修行方式的副产品。达摩和他的弟子为解除久坐之后的肢体困麻,脾胃不适,不免在“开定”之后,伸臂踢腿,活动筋骨,于是便有了少林最初的“武功十八手”。照今天看来,这更像是某种健身操,然而对于少林僧人来说却并非如此,习武逐渐被看作是修行的一部分,从而开创了一个不可思议、独一无二的先例。在这样一种独特的宗教环境中,少林寺出现“武僧”。达摩以《楞枷经》四卷传授弟子。
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到了北齐、北周,佛寺遍天下,僧侣占去人口一半。“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国计民生受到很大影响。北周武帝字文邕欲革其弊,采用益州人卫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五月廿七日下令禁止佛、道二教传流,僧道尼姑被遣返乡,寺庙庵观遂遭废弃,财产散给王公、臣下。当时少林寺亦不能幸免,寺像被毁,僧众流亡。唐裴崔《少林寺碑》称:“周武帝,建德中,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率士伽蓝,咸从废毁。”
到了大象年间(公元579~581年),北周静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复行佛、道二教,原来流散在各地的少林僧徒这时又回到少林寺。静帝又选120名菩萨僧置于寺中,重整寺院,把寺院名称改为陟岵寺。为什么要改寺名?因为北周的几位皇后笃信佛教,而且先后出俗为尼者六人,同时掌握政权的大丞相杨坚正要图谋代周,也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少林寺就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到了隋唐,少林寺从封建统治阶级手中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形成了寺院庄园。
隋文帝杨坚代周以后,为了巩固新建王朝,诏令五岳,各建佛寺,广造舍利塔。开皇初年,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诏赐柏谷坞屯田一百顷为寺院庄田,少林寺的殿阁佛塔在此时也得到恢复。但作为一个百顷的寺院大庄园,对农民的剥削压榨可想而知。所以隋末农民起义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少林寺,也给予了打击。唐裴崔《少林寺碑》称:“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
隋末唐初,少林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优厚赏赐,除了封爵,并赐田40顷。位在嵩岳的少林寺成了李唐最高统治者经常驾临游幸之所,如高宗、武后则天不断到少林寺游幸,每次都有封赐。武则天为其政治需要,特别提倡佛教,高抬僧尼。所以少林寺从武德、贞观到垂拱、开元年间,先后进行了大力的恢复和修建,到了开元十一年,少林寺殿宇修建得十分华丽壮观。正如《少林寺碑》所载:“妙楼香阁,俯映为林,金刹宝铃,上摇清汉。”以后少林寺在李唐诸帝的支持下,继续兴盛,纵然唐武宗毁佛,禅宗一派仍有发达。少林寺为禅宗祖庭,所以“海内灵岳,莫如嵩少”。直至宋代未有衰落。宋代理学兴起,儒佛合流,互为影响。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余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共5048间,僧徒达两千多人。宋雍熙间所藏佛经共9500余卷,驰名中外。
元代崇尚佛教,对少林和尚十分尊崇。据元代《裕公和尚碑》载,元世祖命福裕和尚主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封赠他为大司空开府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