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暮心犹壮 霜重叶更红

记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郭瑞祥先生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沧州市,更是自古闻名、誉满中外的“武术之乡”。这里藏龙卧虎,高手如云,曾经涌现出一批批名满天下的武林豪杰,所以旧时有“镖不喊沧”之说。
  在这众多的传统武术传人中,有一位名叫郭瑞祥的著名老武术家,他为家传技艺的继承发展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辉煌业绩早已饮誉海内外,获得了无数荣誉和褒奖。
说起郭瑞祥这位老武术家,他可真是大有来头,待我给大家细细道来。
  郭瑞祥,字慕秋,1932年生于沧州市马道街一个武术世家。其父郭长生,是我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宗师级人物,人称“郭燕子”。“郭燕子”郭长生自幼嗜武,天资聪颖,从学于沧州劈挂拳名师赵世奎门下,18岁便在沧州出了名。1916年,郭长生有幸拜武术大师、“常胜将军”刘玉春为师系统学习通臂、苗刀等单传秘授的武林绝技,成为刘玉春先生的得意弟子。
  郭瑞祥先生作为一代宗师郭长生的次子,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自6岁起便随父习武,刀、枪、剑、棍、拳皆得其父亲传。由于小瑞祥自幼聪慧,又肯用心钻研,于是郭长生又令瑞祥拜“武状元”曹晏海为义父,随之又命其拜“大把势”马英图为师。1947年,郭长生推荐瑞祥到中央国术馆附设于天津的国立体育专科师范学校上学,这里的教师大多是原中央国术馆的教授和留校学员。瑞祥在学校里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各门派传统武术的营养,这为他成长为一名博学多能、德高艺精的武术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起小时候随父练功学艺时的情景,郭瑞祥先生最难忘的是父亲的严格。一个单势,父亲往往要求他做上3000次才允许他停下来休息。为增加腿力,做蹲起动作一次要练足500次,每次练完他的腿疼得上不了炕,得用手搬上去。练习“高吊腿”时,父亲就点上一炷香,他则是一腿搁在墙上、一腿独立支撑,香不烧完腿就不许放下来。
 “常胜将军”刘玉春所承袭的通臂拳向来都是单传秘授的,郭长生先生得此秘技后更使其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郭长生对通臂绝技极为珍视、决不轻传。郭瑞祥先生与哥哥郭瑞林随父学练通臂拳期间,父亲严嘱此技不能轻易外露,对外表演时只练八极拳和劈挂拳。
  年幼的郭瑞祥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与精心培育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刻苦练功,十余岁便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947年,年仅15岁的郭瑞祥有一次被6个彪形大汉围住企图行劫。郭瑞祥临危不惧,用父亲秘授的通臂绝技“挂拳”、“开门炮”、“鸳鸯脚”,只几下便将3名歹徒击倒在地,其余3人见状撒腿就跑。经此一战,郭瑞祥深感家传通臂拳的奥妙与威力,于是更加勤奋用功,努力继承父亲的全部精功绝技,终获劈挂、通臂、苗刀、疯魔棍、青萍剑、双头蛇等拳械之真谛,成为“郭燕子”门下一位出色的继承人。
  郭瑞祥先生不负父亲的厚望,父亲仙逝后他为使家传技艺不致埋没,遂广开门户收徒授艺,先后培养出王志海、王华锋、古谢雅人、秋山幸子、李相俊等国内外一流武术运动员,在国内外各种武术大赛上,获得近20枚金牌。尤其是他的早期弟子王志海,更是技艺全面,功夫出众,每次参赛都会获得最高奖项。在2004年8月16日一20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王志海代表国家队(中国国家代表队共21人,沧州市选派3人)参赛,以一趟狂劈硬挂的劈挂拳和如疯似魔的疯魔棍获得2项金奖,为祖国和沧州及恩师郭瑞祥争得了无上荣誉。
  郭瑞祥先生在武术教学中坚持“从难、从严、从健身攻防的实战需要出发”,对弟子、学生的武德与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自己的示范也十分扎实到位,讲解更是条分缕析、详略得当,受到广大弟子与学生的欢迎和敬仰。
  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其势,必明其意;习其形,必得其法”,每教一个动作,他都要将这个动作的技术要领与攻防含义对学生讲得清清楚楚,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多年的武术教学中,郭瑞祥先生总结出“正、顺、合、活、快、精、巧、力、妙、绝”的“十字方针”,即练习套路时先求其正,由正求顺,由顺求合,由合求活,再求其快,由快求精,由精求巧,再求其力,用时达到妙、绝。先生讲,“绝”就是百发百中,练时稳健扎实决不失误、用时不放空炮,方能称之为绝。
  先生兴趣广泛,情操高雅,平生尤喜书画,数十年来临池不辍,造诣颇深。他的楷书银钧铁画,劲峭雄奇,端庄隽永;他的行书矫若游龙,飘逸洒脱,跌宕回环,遒劲俊秀,透出一个武术家特有的内在精神和气韵。先生精心临写临画的苗刀古谱《单刀法选》,更是书画佳作,所画刀势图看去神采奕奕,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
  先生文通武备,德艺双馨,是我国武术界少有的一位学者型武术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积极推广传播中华武术,宣传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为我国传统武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其辉煌业绩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1983年,先生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1995年,先生被评为“中华武林百杰”、“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1998年,我国实行武术段位制,先生被评为“武术八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展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时,由于先生贡献突出,被授予国家二级“雄狮奖”。《人民日报》曾先后3次对先生进行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特邀先生在《康乐年华》栏目中讲解通臂拳。他的先进事迹曾被多家报刊争相报道,并被载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武术人物》。
  在这些辉煌业绩和光荣成就面前,郭瑞祥先生不但没有丝毫自满,反而感到压在自己肩上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武术的这副担子更重了,他义无反顾、争分夺秒地继续辛勤传播武术、著书立说。
  先生著书极为严谨认真,反对人云亦云、捕风捉影和妄下断语。为了弄清苗刀、通臂、劈挂之源流,他曾三下山东、七上北京,一天一天地坐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他还不辞劳苦,曾走盐山,下桑园、南皮,上独流,去霸县,往返数万里。为了搞清一个事实,他有时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雨,一天行程100余公里,不得吃、不得喝。先生所著之书力求史实确凿,立论精到,精益求精。论著问世后,他还要继续深入探索,每有所得,便立改前说,纠正补充。
  先生的著作,除忠实继承其家传传统技艺外,还作了大量的发展和创新,并对古传武艺运用物理学、力学、数学原理加以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先生曾应人民体育出版社之要求,于1986年出版了《苗刀》一书。此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所以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为了满足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要求,郭瑞祥先生根据先父郭长生的言传身授和明代戚继光、程冲斗及清初吴殳等历史人物的有关著作,结合自己数十年的钻研体会,在原《苗刀》一书的基础上增写了苗刀的历史源流与演进、苗刀技法、苗刀发展史中的名人轶事等大量内容,著成15万字的《苗刀技法》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于2004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曾被列入“中国武学优秀传统拳械系列丛书”。
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且应酬繁忙,但为了使先父留给他的传统武术瑰宝传承下去,他老人家不顾年迈,每日奋笔疾书,笔耕不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通臂二十四势》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于2004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至此,先生已将父亲留下来的所有武技中最优秀的两项秘技——“苗刀”和“通臂二十四式”全部公之于世,留给人类。
  本想到了这个时候,偌大年纪的郭瑞祥先生也该休息休息、享几天清福了,怎料先生反倒像“上了发条”似的忙乎起来。原来,他又在抓紧时间赶写他—生中的第九本专著——《苗刀实战技法》。家人与弟子劝他休息,他不听,他的心里只有武术。他认为,如果在有生之年不把父亲传下来的宝贵武术遗产留给后人,将愧对先父、愧对历代祖师与人民群众,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罪过。
郭瑞祥先生虽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和誉满海内外的著名武术家,但他老人家却从不以名人自居,也从不在任何时候摆名人的架子。无论何时何地,他与人相处都是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温文尔雅,赢得了人们对他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郭先生生性善良,为人情深义重,待人至真至诚。
凡从先生习艺的学生弟子,不论富贵贫寒、高低贵贱,先生都一视同仁,从不重此轻彼,甚至,有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学子,还得到先生的关怀与照顾,每每令这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子感激涕零。先生与弟子们的关系,真正是“情换情、义换义”肝胆相照的关系,也真正是“师徒如父子”般的关系。无论是本地的学生,还是外地的学生,甚至是国外的学生,一进沧州郭瑞祥老师的家门,都会有一种“如归家中”的亲切感和温馨感。
  先生思想开放,胸怀坦荡,虚怀若谷,毫无门户之见。他常告诫弟子:“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好东西。艺不压身,谁的东西好,咱就跟谁学!”他反复叮嘱弟子:“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跟谁学的要记住,千万不能埋没了人家。”
  这就是先生,一个既平凡而又伟大、既普通而又誉满天下的人。诚心祝愿古稀之年的郭瑞祥先生在传统武术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也祝愿他老人家老当益壮,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更多武林轶事内容

 

武林轶事热点
武林山庄——骆崃山上遇奇侠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