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图文/武双安    


    李小锋拜师赵长军,虽然是2011年的新闻,但李小锋拜师之路是否一帆风顺?两位大师级人物是如何由惺惺相惜走到强强联合?他们之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都是武迷和戏迷朋友最为关心的话题,我作为知情人,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与赵长军、李小锋都是六十年代生人,无论哪方面,两位都是我的兄长。我与武术家赵长军共事在先,跟秦腔名家李小锋相识在后。李小锋拜师赵长军是我牵的线,但并非由我一手包办,是李小锋的拜师诚意打动了我,也感动了赵长军,所以才有了我们大家难得一见的拜师场面。
  赵长军,大名鼎鼎,不光闻名全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有他无数的粉丝和崇拜者,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华武星”,主演过《武当》、《海灯传奇》等武打影视剧(片),也不是因为他在美国新泽西州创办了武术学院分院,桃李满天下,最主要他是一位真正的武术家,一位被国际武道联盟总会和美国《功夫》杂志所竭力推崇的“世界最杰出武术家”。他是中国武坛迄今为止唯一的“十连冠”和“金牌大户”,在武术界所创造的辉煌业绩至今无人超越,出国访问、考察、讲学,足迹遍及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武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李小锋,是享誉西北的著名秦腔文武小生,扮相英俊,唱腔悦耳,功底扎实,台风严谨;他文武兼备,声情俱佳,演艺以情见长;无论唱、念、做、打都发自于心,言之以情,表之于形,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酣畅淋漓的视听享受;无论是下基层、上北京,还是出国表演,他总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他多次应邀举办“个人秦腔专场演唱会”,戏迷朋友亲切地称他为秦腔舞台上的“天王巨星”。李小锋在戏曲表演上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在继承发扬秦腔传统艺术的同时,集编剧、导演、演员、主持人于一身,善于尝试,敢于创新,现在已是功成名就。他是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是秦腔界第一位中央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是省文化厅和省文联授予的“青年表演艺术家”。
  我在赵长军武术学院工作,是赵长军院长的助理和学院常务副院长,基于赵长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上武术项目固有的群众基础,学院经常会接到一些大型活动的表演任务,与省内外其他文艺团体接触、合作是常有的事,我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演艺圈的名人大腕。

 
                赵长军指导李小锋练习武术   

  我与李小锋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认识的。
  1996年,我带队参加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彩排,回家后随口说了秦腔名家李小锋跟我们一起参与演出的事,戏迷父亲听了马上来了精神,反复问我能不能带他去现场看看?父亲是位退休教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电视、听戏。我对秦腔戏的耳濡目染全是受父亲的影响,老人家经常在家看秦腔碟片,还时不时给我讲一些秦腔经典曲目和名家大师,像大家耳熟能详的任哲中、李正敏、刘毓中、田德年、阎正俗、马友仙、贠宗汉、郝彩凤、雷开元、李爱琴、李小锋、李梅、丁良生、孙存蝶等秦腔名家,就是这样被我记住的。我跟父亲曾经在家看过李小锋和夫人张宁合演的《花亭相会》碟片,声情并茂,委婉动听。
  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演出那天,父亲跟我来到了位于西安市八里村的陕西电视台演播大厅。父亲一眼就认出了正在化妆的秦腔名家李小锋,经我介绍后,李小锋马上站起来跟父亲握手问好,父亲激动地说:“我经常看你的戏,唱得太好了!年轻有为,你算得上是文武小生第一人!”李小锋笑着回答:“叔,您过奖了,真不敢当!我只是喜欢秦腔,热爱秦腔罢了。”李小锋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一点明星架子也没有。父亲跟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李小锋随后拉着父亲来到表演现场,主动找导演在前排领导席给父亲安排了一个好位子。李小锋当晚表演的是秦腔传统剧目——《盘肠战》。晚会在春节期间播出后,家乡亲朋好友都说在电视上看到了坐在前排的父亲,这让父亲晚年觉得非常自豪,逢人就夸李小锋戏唱得好,人品更好。
  看得出,父亲对秦腔名家的崇拜一点也不亚于年轻的追星族,而秦腔名家李小锋对戏迷的关心更让人感动。
  与李小锋交往,让我对秦腔有了更多的认知,我也渐渐喜欢上了秦腔。遗憾的是,父亲因患脑梗已经去世六年了。记得三周年祭日时,在亲戚朋友的鼓动下,我也有意想请李小锋组织一帮人来老家演出,怎料想,李小锋正在上海带队参加“世博会陕西周”演出活动,他亲自回电话、发短信给我解释,他有任务在身不能前来吊唁,感到十分抱歉,让我节哀顺变,并向家乡父老乡亲和戏迷朋友问好。寥寥数语,足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也让我和当时在场的所有人深为感动。
  此后,我们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多。武术院有活动,我一个电话,李小锋风尘仆仆就来了,一唱就是三四折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武术学院院庆晚会上,李小锋终于见到了偶像赵长军,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十分投机,但李小锋想拜师学艺的话却一直没好意思说出口;李小锋在外面参加演出或举办个人专场秦腔演唱会,会派人送票给我和亲朋好友;如果有大型活动同时需要武术和秦腔参与表演,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一来二往,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小锋把自己拜师学艺的想法告诉我,希望我能帮他转达,并一再声明,自己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上艺校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1980年,李小锋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陕西省戏曲学校,艺校老师有时候会带他们前往省体育场的陕西省武术队观摩武术教学。省武术队的赵长军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全国武术全能冠军了,能得到赵长军亲自指导是艺校学员感到最荣幸的事,赵长军也尽可能给给每一位同学进行现场示范和讲解。但由于学习次数少,时间短,他们在省武术队只学习了一些武术基本功。据戏校的老师讲,李小锋练功刻苦在全校是出了名的,他有一股子韧劲,那种永不服输的劲头曾使他一口气能打过50个“旋子”,这让个别武术队员和戏校同学都自叹不如。李小锋那时就很崇拜赵长军,发誓有机会一定要跟赵长军好好学些真功夫。
  1987年,李小锋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赵长军那时已经是如日中天的影、视、武坛三栖明星。李小锋反复看了昔日偶像赵长军主演的电影《武当》和电视剧《海灯传奇》,再次产生了拜师赵长军的想法,可苦于自己平时既要排戏,又要演出,根本没有空闲时间时间,只好把这种想法又一次埋在心里。
  虽然这样,李小锋并没有停下在艺术道路上继续探索的步伐。李小锋常说,要做一个博学多才的艺术家,不当稀里糊涂的唱戏匠。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4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拓宽小生表演戏路,已经是秦腔名角的李小锋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开创了秦腔演员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的先河,并得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大师的精心指导,李小锋从此真是“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他率先把京剧《四郎探母》移植到秦腔表演中;赴欧洲演出时,李小锋又大胆地将《浮士德》搬上秦腔戏曲舞台,这一举措在戏剧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李小锋通过对京剧的研习,还进一步认识到,梅兰芳先生之所以成为一代戏剧大师,除了自身表演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之外,个人的艺术修为更是了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李小锋工作之余也非常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一方面认真钻研戏曲表演业务,一方面博览群书,对戏剧美学和戏剧心理学等进行重点突破,收获不小。
  李小锋还常常跟戏曲名家大师一起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把东、西方哲学运用在戏曲表演上,如何更好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等。他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就是通过舞台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从而宣传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这也就是所谓“高台教化”。比如《三娘教子》,就是母亲教育儿子好好上学;《打柴劝弟》是哥哥甘愿下苦,来供养弟弟上学;《周仁回府》是宣扬朋友之间的忠厚和仁义精神。周仁、奉成东为人处事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人们变得自私浮躁,不讲公德,缺少诚信,特别是青年人,把许多传统美德都丢弃了,我们就是要用传统戏曲来陶冶人,教化人。所谓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就包含在民族传统文化里,市场经济不仅不能丢掉传统文化,还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光大。无论是京剧、秦腔,还是民间艺术,这些都是国宝,外宾到中国,人家就是要看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在西安就要看兵马俑,吃羊肉炮,听大秦腔。越是有特点有个性的东西,越有世界性。
  江泽民主席当年看了李小锋主演的《打柴劝弟》,在接见演员时对李小锋说:“哥哥卖柴供弟弟上学,这是一部好戏,很有现实意义”。

 
        江泽民主席接见《打柴劝弟》主演、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

  秦腔传统剧《劈山救母》过去要演三个半到四个小时,太拖沓,在娱乐方式少的过去,再长的戏也有人看,现在是信息时代,凡事讲效率,流行“快餐文化”,李小锋亲自操刀,大胆地删掉了“王母娘娘蟠桃宴”一折,各路神仙来赴宴,出场人物太多,点到为止;孙悟空的一场戏也去掉了,原有的“送别”一场,还有“三圣母生子”一场戏等,都只用四句伴唱一笔代过,真正做到了删繁就简,突出主题和重点,得到了观众和戏曲专家的认可。
  在《劈山救母》这出戏编排之前,李小锋第三次产生了拜师赵长军的想法,希望武术大师能给予武戏方面的指点。李小锋始终坚信,戏曲表演中的武戏是中华武术魂魄的再现,只是由于历时久远,加上编排简单粗糙,或表演者功力欠缺等因素,演出效果才会让观众看了总觉得不过瘾。如果有赵长军的指导,加上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把中华武术的精华很好地融进戏曲武打表演中,一定能够达到吸引观众眼球、凸显戏曲表演艺术效果的目的。
  我喜欢成人之美,更愿意为他铺路搭桥。我及时把李小锋的想法向赵长军院长进行了转达,赵长军得知李小锋的想法后非常乐意,只可惜那时远在美国筹办“赵长军武术学院新泽西州分院”,事情比较多,回国机会太少而未实现。
  李小锋表示,他愿意等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暑假,赵长军院长从美国回来了,并且整个假期都会在西安。赵院长让我安排时间并通知李小锋。李老师知道后非常开心,主动提出在西高新“坊上人家”先请赵长军院长吃顿饭,应该算是拜师宴吧,我这个中间人也有幸受邀参加。在饭桌上,李小锋充分表达了自己多年来对赵长军的崇拜之情,以及自己拜师学艺的真是想法。赵长军对李小锋为了艺术不断追求的精神给予赞赏。眼看多年的夙愿马上就要变为现实,李小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停地给赵长军院长夹菜、敬酒,两个人聊得非常开心。学习内容、课程安排等问题基本上都谈到了。我让李老师选定时间,李小锋好像早有准备,“8月18日”一下子脱口而出。李小锋解释说,2011818,这样的日子吉利,也好记。
  2011年8月18日,在西安市南郊的赵长军武术学院训练大厅,在省内新闻媒体和数百名武术学院师生见证下,两位大师级人物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与艺术交流。
  李小锋、赵长军都是一身运动装,显得格外精神。李小锋先给大家表演了自己在秦腔传统剧《劈山救母》中的两段武戏,打旋子、翻跟头、舞斧头,40多岁的李小锋身体轻盈,动作敏捷,精气神十足,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喝彩。得知李小锋年轻时一口气可以打50多个旋子,赵长军甚为惊叹,当即号召全体学员向艺术家李小锋老师学习。赵长军现场演练了“棍术”和“剑术”,李小锋赞不绝口。赵长军当场为李小锋传授了“棍术”和“剑术”技艺,一招一式,非常认真。几个回合下来,李小锋表示此次交流受益匪浅,对他以后在舞台上的表演一定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随后赵长军的几个小弟子也表演了拳术、刀术等,李小锋还提醒孩子们,武术和戏曲是相通的,表演时一定要有精气神,每一个停顿的动作都要像雕塑一样固定,用戏曲中的行话讲叫做:“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不能乱动!”  
  说到这次见面,李小锋说:“我们相约多年,不管怎么说,今天总算有了这次难得的艺术与武术的交流机会,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中国戏曲名扬天下。武术与戏曲在表演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年来因我们俩人都很忙,赵长军大多时间在美国,我们先后几次相约,一直拖到今天,大家难得一见,都非常珍惜!”
  赵长军说:“李小锋今天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大开眼界,确实没想到戏曲名家李小锋武功底子这么好。作为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为了提升自己的表演艺术水准,能主动寻师拜友,这让我很感动,希望我们今后经常有这样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
  这一天,省内各大媒体来了不少记者,有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广播电视报》等,记者朋友都做了现场采访报道。
  李小锋说,没有我多次联络和沟通,就不会有今天的交流,两个人特意把我拉到中间位置照了这张合影。(作者与赵长军(右一)、李小锋(左一)的合影)我一直认为,应该感谢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与两位大师交往,不仅让我收获了友情,还拥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更多武林轶事内容

 

武林轶事热点
武林山庄——骆崃山上遇奇侠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揭秘李小锋拜师赵长军真相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