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山县 |
马俊祥 |
武山人尚武
尚武,是武山人由来已久的文化习俗,良好的精神风貌。
武山人尚武,溯源到古代。
武山古称豲道。据古书记载,豲是一种凶猛的豪猪类动物,虎狼不能近身。生活在这一代的子民之所以命名豲道,作为本民族的象征,是有威严强盛,不可侵犯的意思。“道”是古代行政单位,有胡汉杂居的意思。而豲道是县级行政单位。跟羌道、狄道一样。
自从秦来豲之后,豲道正式划入秦国的版面。成为秦国的边防小县。当时,汉人陆续西迁,和当地的豲人和羌人融和,相互通婚,习染风俗,繁衍生息,传宗接代,逐渐汉化,成为豲道人。
远古时代,这里森林茂密,土地未垦,草地茫茫,旷远辽阔,岩岫杳冥,气象万千,美丽的大自然造就了北方各民族强悍耿直,英勇刚烈的性格和强健壮实的体格,也就是上苍赋予了豲道人炼武习功的天资。
同样,生活在大漠里的匈奴族和鲜卑族,也是一支强悍的民族。“胡儿十岁能骑马。”他们能骑善射,结队成群,占草山,割地盘,抢民妇,赶牛羊,相互格斗,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长期战争。这样年深日久,互相格斗,积累了丰富的,摔拿、踢打、刀劈、棒翻的经验,于是就形成以攻防为主的对打套路,也就是最初的武术。
争强善斗的豲道人为了抵抗外族部落的侵袭,为了人类的安全,把积累的攻防技术日益改进、完善,运用在军事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就更加重视武术的锻炼,养成了人人习弓马,个个使枪棒的习武炼艺的文化传统。
武山人尚武,从古代沿袭到近代。
三国猛将庞德抬棺决战,惊动朝野,声播华夏,壮烈殉职;北宋刺史王君万智勇双全,斩将攻城,勇冠三军;清代总兵王雄身经百战,功勋赫赫,青史留名。近代有英勇机智,武艺出众,除暴安良的郭化如、何介生、车来保等革命先烈和枪挑了十一个敌人的全国战斗英雄张保英。
武山人尚武,出于生活的须要。
武山地处大西北,从来干旱少雨,十年九旱的年景屡见不鲜,山高坡陡,谷峡川小,土地稀薄,良田面积少,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来源不足,给生存带来困难。如果不想办另谋出路,做点生意,就会挨饿断顿。于是就有人外出做生意,大批大批的骡马组成浩浩荡荡的商队,远走河州、洮州、兰州等茶马市场做买卖。沿途人烟稀少,山大沟深,路径偏避,常有山贼草寇出没,杀人越货,极易常见。要是不精拳技,不会使枪弄棒,恐有不测。如果要打算常期出门做生意,养家糊口,就必须炼出几招,这样,心里也就踏实。假如遇到强人,脸不变,心不跳,腾挪闪展,进退自如,不能失阵。西行的生意路上,险象环生,往往打得难解,斗得风风火火。那些快刀斩乱麻,秋风扫落叶,干净利落的绝技妙招,常索脑际。
武山人尚武,群众性武术活动篷勃开展,遍及城乡。是社会主义文化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有了新的慨念。远去了刀光剑影的格斗,也很少有人打拳买艺,闯荡江湖。武术成为一项高尚、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庙会戏场,武术表演成为不可缺少的节目。由于武山人历来尚武,表演武术从不轻描淡写,表演起来总是那么执著,投入。一表演就是二三个小时,表演者有年过古稀,白发银须功入化境的老人;有年轻少年站如松,快如风,刀如猛虎;英姿飒爽的姑娘身轻如燕,剑花飞舞,亦真亦幻;枪一点,棍一片,出神入化,处处体现了中国功夫的特色。表演场地往往坐无空席,水泄不通,鼓掌声,喝采声,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要是大型的体育文娱没有武术表演,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好象丢失了或缺少了什么似的,总不是滋味。有武术表演,心里才踏实,享享眼福,过过瘾,不负此行。
武山人尚武,人才辈辈,武风久盛不衰。
昔日的豲道,今日的武山,武风久盛不衰。朝中有猛将,戌边有武魁,金榜题名的武进士,武举人70多名。革命先烈,武林豪杰,齐播陇上,战斗英雄名满中华,大小拳师不下百人。参加全市、全省、全国武术比赛中获第一,获冠军的超过十多人。真是人才济济,队伍浩荡。
武术之乡,名不虚传。有内有外,门派繁多,套路过百。有原来的地方拳、红拳、大合、燕青、镇江、花拳等门派。后来又传入八步拳、杀手棍、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硬气功等外地的优秀拳种,从而,使武山武术增加了新的内容,让西北第一个武术之乡这颗璀璨的明珠,越来越闪光。
由于武山人热爱、重视、传承武术文化。在省市武术协会的指导下,城乡武术团体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至2008年全县已成立60个武术队,7个武馆,组织习武8万余人(次),每年春节巡回表演,促进群众习武热潮。
武山人尚武,让武术这枝鲜花,插在武术之乡肥沃的土壤里,在武山这块尚武的土地上开出灿烂的武术之花。
武山人尚武,让武术走出武术之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