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起答《精武》读者问(一)

  吴宪民  


    

 
  问:号称“太极天王”的薛乃印已在美国伏法,据说抓获薛乃印的四个人(齐金波、李新宝、陈伟、吴桂森)并没有武功,韩先生能否对此发表一些看法?
  答:巧了,在美国逮住薛乃印的是几个天津人,我的老乡,我就来说几句。
  从天津《每日新报》2008年3月6日的专题报道看,虽然参与行动的有四个人,但实施抓捕前有一人离开了现场到外面去报警,就是说,薛乃印是被三个人擒获的。
  堂堂“太极天王”竟栽在三个人手里,这是最令人吃惊的一点。也因为实在出人意料,大家也就产生了另一猜测:这三位天津大哥是不是个个身手不凡?或者其中的某一位是个大高手?练武术这种事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再能打也难免碰上比你更能打的人。
  为了方便探讨这些疑惑,我将《每日新报》记述的擒获过程一节摘录给大家:
  在成功抓获之前,四个人曾约过薛乃印一次——以合伙做生意为名,约薛乃印到一处家庭旅馆见面。但薛乃印很鬼头,没有露头,而是躲在附近窥视。
  “重新部署后,4个天津大哥又将薛乃印约到附近一个饺子馆,但坐定后发现,这里只有一个女服务员。考虑到薛乃印练过武功,又不知他身上是否有枪,齐金波又借口说那个合伙人正在家庭旅馆,将薛乃印又带回旅馆。而这里也成了抓捕这个杀人犯的现场。
  齐金波说:“当时,吴贵(桂)森以去买菜为由出去报警,屋子里只有我、陈伟、李新宝和薛乃印。陈伟打算绕到他身后,薛乃印却站了起来,说今天不谈了,饭也不吃,还有事得走。就在薛乃印朝外走的时候,陈伟伸出一脚,把薛乃印绊了个踉跄,齐金波和李新宝赶忙上前,屋里的破衣服和废皮带都成了他们抓人的工具,几分钟工夫,薛乃印就被五花大绑,按倒在地。”
  在这篇描述过程的报道里,一没有说齐、陈、李三人身具武功(该报道从始至终不曾涉及三人与武功的关系);二没有讲薛乃印做过怎样的反击——从薛乃印被绊倒、齐金波李新宝冲上去到最后薛乃印被五花大绑,这中间应该有一个搏斗过程的,尽管薛乃印的反抗最终失败了,但一番拼死挣扎肯定免不掉。就咱武林来说,双方是如何打斗的,这一点最为大家所关注。无奈,写报道的记者忽略了该事件的武林意味,把它当非武林事件处理了,遗憾。
  关于拿下薛乃印的三个人是否身具武功,我听一个朋友讲,网上有人说齐、陈、李三人中有人练过武术,另外网上还有人说,三人中有当过兵的、当过武警的。传闻是真是假我不清楚。我想说的是,即便他们有练过武术的,或者有当过兵当过武警的,还有一个身手怎么样的问题。
  假如只是“练过”,那么没有比咱们更清楚的了,练武术这种事,一百个爱好者也不见得能找出一个练出实战功夫的人。这还是指“正在练”的爱好者,至于多少年前曾经“练过”后来放弃了的爱好者,其格斗能力更可想而知了,恐怕跟没练过的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还有,当过兵当过武警,也远不能证明他们就具有“武功意义上的格斗能力”,还别说只是“当过”的退伍老兵老武警,即使现役的兵和武警,从我与他们中一些人的切磋和更大量的观察看,其动手能力,也更多地表现在身体素质和斗志上,而非格斗技能(当然我讲的是普遍情况)。
  何况,看齐、陈、李三人的年龄,齐50岁,陈、李从照片上看也在40岁上下,那么他们在二十多岁都谈不上凌厉的身手,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荒废,到了中年时,还能剩下多少?大概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计了吧?当然事情也可能有例外,比如三个人中有一位是武术道上的苦行僧,二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不辍,尽管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比不得年轻那会儿,战术运用和心理素质不衰反强。不过,这样的假设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薛乃印的年龄当然也不该忽略。薛乃印52岁,中年人了。但问题是,太极拳不是能“耄耋御少年”吗?既然耄耋老人都能把小伙子给办了,换了薛乃印的中年人对中年人,岂不更加手到擒来,玩似的?难道拳谱的话只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抑或说练太极拳十万个人里顶多能有一个人练到“耄耋御少年”的程度?纵使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成功率吧,薛乃印也理应算一个,薛乃印不是普通爱好者,薛乃印是“太极天王”,超一流的顶尖高手。
  如今的事实却是,一派拳术的天王级高手,反倒败给三个极可能一点武功都没有的普通人。什么沾、连、粘、随、×、捋、挤、按,全都变成嘴上有、用时没有的东西。这算什么事。武术!武术!武术俩字到底该怎么解释?广大的武术爱好者还要不要练武术了?假如练武术就是为了有一天让人按趴下,这个武术不练也罢。
  武术是什么?今年春节我和两个朋友在饭馆吃饭,话题就扯到这个问题上了。我当时对朋友说,什么叫武术?比如你在这吃饭,有人抢劫你或跟你打起来,不管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两三个人,你一出手就把他们打了。这个就是武术。武术练的就是这个,除了这个武术也不练别的。其他的什么东西,甭管嘴上说得多好听,只要对付不了眼前的事,都跟武术扯不上。
  薛乃印在有戒备的前提下仍对付不下来那场打斗,表明他练的是没有用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它愿意叫什么就叫什么,反正不叫武术。

  问:近年来,太极拳好像陷入了多事之秋,薛乃印事件是一桩,还有前几年流传的“吴公仪、陈克夫之战”的录像带更是引起武林广泛议论,各家说法莫衷一是。韩先生想来看了那段录像,能否谈一下该录像带对武林的价值?
  答:从还原武术真相的角度讲,这段录像的价值,超过了所有有关太极拳的文字解释及拳术演练、说手、掌故传说。我所以这么讲,是因为:
  一、吴公仪是吴鉴泉的儿子,吴氏太极拳的第三代嫡派传人,他的表现应该能反映当时太极拳、起码是吴氏太极拳的真实水平。而所有的太极拳论、演练、说手、掌故加一块,也无法使我们看到当时包括吴氏在内的太极拳的真实水平、真实状况。
  二、太极拳(不止是吴氏太极拳)的实战搏击录像,在“武林大会”之陈氏太极拳搏击比赛之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一盘录像。除此之外,我们所有关于太极拳的信息都是来自于非搏击的“拳论、演练、说手、掌故”。如众所知,搏击是武术的实质内核,是武术的第一要义,有资格代言武术的只有搏击这一种形式。其他以非搏击形式展现的东西,譬如拳论、演练、说手、掌故,都不具有代言武术的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公仪在擂台上的表现再不令人满意,它也比“拳论、演练、说手、掌故”更有资格阐释太极拳。你除非说吴公仪没练过太极拳,他在擂台上打的不是太极拳,是其他的拳术。
  三、因为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唯一一盘搏击录像,更增加了它的珍贵程度。假如此类搏击录像存世几万盘,各家各派均有,大家对各派的搏击实情熟悉得像对足球、散打那样。我相信,我们再一提太极拳、八极拳,大家就会立刻想到搏击录像上的太极拳、八极拳,而不会有人买文字、演练的账。而且,一旦武术的搏击录像满天飞,或者我们一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各种武术搏击,那么所有解释武术的文字,也必然会改换一种新的视角、新的面目来写,就像讲散打、讲拳击的文字那样。

  问:按照韩先生的逻辑,岂不是说只有吴公仪在搏击中展示的太极拳是太极拳,而存在于拳论、拳架演练、拳家说手、掌故传说中的太极拳都不是太极拳了?
  答: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这不是我的逻辑,是武术本身的逻辑。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项运动的理论和训练,不能脱离实战搞闭门造车,更不会排斥实战。理论是为了使人更深刻地理解该项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人的竞技能力。拳击、足球等运动即是如此,拳击、足球的运动理论、训练同比赛血肉相凝,三位一体。在拳击、足球领域,不会产生武林这样的困惑,提出什么是“理论、演练中的拳击是拳击”,还是“比赛中的拳击是拳击”这样的问题。
  可以说,某一项运动,只有在其理论、训练与比赛之间出现了异常严重的脱节,才会产生上述的困惑。据我所知,出现此困惑的运动,只有武术一项(武术散打不计)。
  倘若我们还有最起码的诚实,我们就无法否认这么一个尴尬的事实:在武术的理论、训练与搏击之间(即在“拳论演练说手掌故”与搏击之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脱节,说它们都快脱节成两个东西了并非夸张。现如今,这两个东西——“拳论演练说手掌故”,和搏击是谁看谁都不顺眼,有些水火不能相融的势头。
  搏击瞅“拳论演练说手掌故”不顺眼还好理解,因为武术说到底是用来搏击的,不是用来说嘴、变戏法(指说手)、搞回忆录的。不好理解的是“拳论演练说手掌故”一瞧见搏击,也满脸看不起,说人家打出来的不是武术,真是笑话,你“拳论演练说手掌故”像武术,怎么一打起来就变味,就出不来你说的、练的那个东西?没有人能打不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叫有呢?你不是凭空编造吗?
  “拳论演练说手掌故”总体上就是凭空编造的武术神话,武术神话当然不是武术。

  问:按照韩先生的话推导,在“武林大会”擂台上的八极拳不是八极拳,拳论的、演练的八极拳也都不是八极拳了?
  答:没错。只有以格斗形式表现的八极拳才是八极拳。任何以非格斗形式表现的八极拳都不是八极拳。拳论的、演练的八极拳,只有当它跪倒在格斗脚下,甘心做格斗的奴隶,完全按格斗的要求去练,它才是真实的八极拳。否则,说得再好听、练得再吓人,也是没用的假货。从流行的八极拳现状看,拳论、演练、说手不但没有做格斗的奴隶,小心谨慎地伺候着,反倒骑在格斗头上发号施令,让格斗看它们的脸色行事。这是主奴颠倒,到头来受害的是八极拳和广大的八极拳爱好者——练两三年打不了人,是爱好者个人受害;1000个爱好者有980个人不能打,是该拳术遭殃。
  “武林大会”上的八极拳虽然因为规则限制不能打脸,令人非常遗憾。但不打脸的八极拳也比光空练不对抗的八极拳真实,毕竟“武林大会”上的八极拳还能脚踢、抱摔、打胸口,属于格斗的形式之一。而说嘴的、演练的八极拳连一点格斗的影子也见不着,它有什么理由说自己是八极拳。

  问:有人说“武林大会”打得不好看,而“不好看”也是人们对散打、对“吴公仪、陈克夫之战”的普遍看法,韩先生认为武术实战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
  答:请问,足球好看吗?拳击好看吗?在足球、拳击爱好者眼里,他们不会说足球不好看、拳击不好看,他们只会评价说:某一场球踢得不好看,某一场拳打得不好看。到了咱武林里就出现了怪事,比如看散打,很多人不是说“谁和谁打得那一场不好看”,而是说“散打不好看”,贬低散打本身。
  大家知道,足球、拳击爱好者骂某一场比赛不好看,是因为他们看过好看的比赛,不好看是被好看比出来的。而武术爱好者说散打不好看,依据的却不是他曾见过的好看的武术搏击。其实,别说好看的武术搏击,哪怕不好看的武术搏击,武术爱好者也很少有机会见到。很多人除了“武林大会”和散打,甚至从来没见过真实的武术对抗。既然“好看和不好看的” 武术搏击一样没见过,又根据的什么说散打(武林大会、吴陈比武)不好看?
  当然我知道,虽然人们没见过好看的武术搏击,人们心里又都有一个好看的样板,这个好看的样板就是大家烂熟的“拳论、演练、说手、掌故”。很多人看吴公仪和陈克夫比武的录像,眼睛看着场上的打斗,心里想的是沾、连、粘、随、×、捋、挤、按,还有什么杨露禅、陈发科等人的奇闻传说。看“武林大会”时,又是眼瞅着八极、形意、八卦、武当……的比赛,心里拿出“拳论演练说手掌故”这些尺子去卡、去量人家。有些小伙子是太把“拳论演练说手掌故”当回事了。就在今天早晨,我还接到一个黑龙江的小伙子打来的电话,当我们俩谈到散打时,小伙子说:“我跟练散打的人打,顶多是感到有些紧张,可跟老师×××试,他一出手,让我感到他能打死我。”我追问一句:“你跟×××是对抗吗?”他说:“不是对抗,是说手。”又是说手。
  因为经常不断有爱好者向我描述其师、其师爷们精彩绝伦的拆招说手,让我感到有必要再重复一下我过去的老话:拆招说手不是实战对抗,拆招说手跟实战对抗相比,比猫和老虎的区别都大。一派拳术的真实技法,要到实战对抗中去看;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也只有看他在实战对抗中的表现。
  我经常跟朋友说这样一句话“假如中医不去治病,中医就会是世界上最好的医术。”武术就是这种状态,武术不上擂台,所以武术被一些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搏击术。因为不上擂台,武术就成为一个想像之物,而人的想像力无穷无尽,把无穷无尽的想像汇集到武术里(其实是汇集到“拳论演练说手掌故”里),武术当然非常神奇了。
  我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心里存着这个用想像力造出来的“拳论演练说手掌故”,以想像出的“拳论演练说手掌故”为标准,那么任何在擂台实战中打出来的武术,我们都会认为它不好看。现实永远接近不了想像,我们纵使给现实造一架十万八千里长的梯子,它也够不着想像的一点边沿。
  而现实中打出来的武术,它即使再难看,也叫武术。因为它是真实的。

  问:依韩先生高见,“武林大会”的规则如果做些改变,是否有可能更加精彩好看?
  答:“武林大会”最需要做出改动的规则,就是不许打脸、不按体重分级别这两项。当然要想允许打脸,拳手必须戴拳套。想让拳手光着手去打脸,想也不要想。
  “武林大会”不戴拳套、不按体重分级别,我猜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过去的武林比武就不戴拳套、不分体重大小;二是倘若戴拳套允许打脸的话,规则上就不容易跟散打有根本区别,而规则大体相同,“武林大会”就会跟散打大致相似了。而武林大会显然不想搞成散打。
  但这两种考虑也有难以避免的缺陷,先说“不戴拳套、不分体重大小”, 没错,旧武林比武确实不戴拳套、不论体重大小。但是别忘了,旧武林比武是没有规则限制的(不管实际打斗中有多少顾虑,制订比武规则的事绝少),比武的双方不仅打脸,连踢裆打裆、戳眼、掐脖子、反关节伤害等等手段都一齐上。也正因为有踢裆、戳眼、反关节什么的,体重小的高手才有可能打败体重大的高手。虽然踢裆打裆能弥补小体重者的劣势,但作为体育比赛的“武林大会”显然不可能接受这些危险动作。从这个角度讲,“武林大会”的不分体重,对体重小的人是不公平的。纵使李书文、吴秀峰在世,以他们那点体重参加“武林大会”,也绝难笑到最后。我们参照散打及“武林大会”即可得知,75公斤级以下的拳手(不包括75公斤级),可以战胜水平不如他的大体重拳手,但绝难打败水平跟他相等的大体重拳手,尤其无法打败多个水平跟他相等的大体重拳手。历届“散打王”比赛,从来没有75公斤级以下的拳手最后称王的。
  不戴拳套、不许打脸的最大不足是,从规则本身上就在逼迫拳手放弃拳打,我在《答<精武>编者问(一)》”中曾说,不许打脸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拳术击打技术。击打身体的技术只有和打脸的技术交互使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有人说“武林大会”快成摔跤比赛了,不是拳手只愿摔,不愿使拳打,是规则使然。有什么样的规则就会有什么样的拳术。“武林大会”的规则本身有利于摔法的施展,拳手们当然要去摔了。
  不过,不用我多说大家也能想到,假如“武林大会”戴上拳套允许打脸,那么“武林大会”立马就会变成散打比赛,像二十几年前早期的“武术散手比赛”那样子。同时会招致大量练散打的拳手涌进“武林大会”,而练传统武术的拳手,则会纷纷改练散打。因为散打最适合“戴拳套、允许打脸的武林大会”。 
  说穿了,如果“武林大会”戴拳套允许打脸,“武林大会”就是散打比赛。它是否精彩好看,还用我说吗?大家又不是没看过散打。我本人认为散打很好看。

 

 

 

〉〉更多百家争鸣内容

 

百家争鸣热点
论武术科研学风
李紫剑答《精武》读者问(一)
截拳有道文似武,红楼无梦假还真
截拳有道文似武,红楼无梦假还真
韩起答《精武》读者问(一)
传统武术新模式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