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县

马俊祥    


    
  甘谷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688年置县,迄今已有2695年的历史,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仅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古迹就有11处,古墓葬18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人面鲵鱼瓶、唐三彩凤首壶图案分别搬上邮票烟标。遐尔闻名的大像山石窟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胎泥塑大佛高23.3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此外,华盖寺石窟、天门山、蔡家寺、姜维墓、巩建丰纪念馆、尖山寺森林公园等,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甘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OO七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0.6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88元,财政收入77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1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1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6.5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12亿元。
  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崇文尚武,重教兴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为全国县制肇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县、全国劳务基地县、全国辣椒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开心果中国繁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大唐甘谷发电厂的投产运营、75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项目的实施以及天定高速公路(甘谷段)的开工建设,必将对甘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前方风景如画,未来岁月如歌。热情友好的甘谷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甘谷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甘谷大象山,位于甘肃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2001年该石窟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冀戎地,秦置冀县,后魏改置当亭县,北周改曰冀城,寻省入黄瓜县,隋改黄瓜县曰冀城,唐改置伏羌县,后没于吐蕃,宋置伏羌寨,升为伏羌城,元升为县,清属甘肃巩昌府,今属甘肃渭川道。
  民国18年(1929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23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甘谷县天门山:位于甘谷县城南,海拔1500米,是甘谷县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自古以来有“天门春晓”的美誉。山巅有始建于秦汉、重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公元1031年)的东岳庙,有泰山之神东岳天君的塑像,苍柏环抱的古庙是采伐本山原始松木所建。塑像壁画,庄严肃穆;殿宇楼阁,巧匠精工;楹联匾额,出于名家。庙院内两株红白牡丹植于北宋,系珍贵的文物树木。天门山山势巍峨连峰耸峙,古木成林,山花似锦。南岭渠水,潺潺环绕;盘山公路,直通山顶。正如《甘肃通志》描述甘谷县城的景色:“关岭东峙,朱圉西雄,南仰天门,北环渭水,万山四塞,复岭重网。”是观赏城区景色的最佳去处。每当旭日东升,登临山顶,晨雾中环视四野,但见层峦叠嶂,绵延起伏,颇为壮观;俯瞰渭水平川,烟雾缭绕,玉带蜿蜒,高楼林立,霞光映彩。夕阳西照时,则四野涂金,山峦辉映。清康熙年间伏羌(今甘谷)县令曹思义赋诗曰: 
  秦陇名山眼底收,天门翠耸更无侔。
  云开平野田畴绣,雾散高城楼舍稠.

 

 

〉〉更多武术之乡内容

 

武术之乡热点
伏羲先祖武山人
古城沧州
甘肃武山县
首批全国武术之乡名单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